粮食种植

当前位置: 蔬菜种植网 > 粮食种植
  • 小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控旺促壮、增强抗逆性、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并有利于优质、早熟等多重效果。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亩喷0.15~0.3%矮壮素溶液50~75千克,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若与2,4—D丁酯混用,还可...

  •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春季防止小麦倒伏方法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

  • 在春天,如果能控制小麦旺长,防止倒伏,就可以增强小麦的光合效率,提高其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制就能解决这一难题,而且是一项很有效的增产措施。春季小麦化控技术1、喷施多效唑: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小麦徒长、矮化株形,增加分蘖、防治倒伏,因而可提高小麦产量。其使用方法是:在小麦起...

  • 棉珠的中上部棉铃,是在秋季温度不断下降的气候条件下成熟开裂的,一些后期棉铃,由于种种原因,在下霜前来不及开裂吐絮而成为霜后花,甚至不能开裂成为无效铃。尤其在我国北方棉区,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枯霜来得早,霜后花的比例较高,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南方棉区虽气候条件比北方有力,但由于复种指数高,茬口衔接...

  • 棉花在正确使用乙烯利后5天左右,从外观可见,老叶逐渐转红,以后部分老叶脱落。同时,棉铃开始脱水,随之加快开裂吐絮,药后10天棉铃开裂速度明显加快,10~25天棉铃集中开裂吐絮,30天左右棉花采收可基本结束。如在上海地区,对晚熟棉花“寒露” 前后喷药,到11月中旬可采收结束,由于常年初霜出现在11月1...

  • 多年实践证明,乙烯利催熟棉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但并不是所有棉田都需要使用乙烯利催熟。无论是北方棉区,还是南方棉区,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贪青迟熟秋桃多的棉田,使用乙烯利催熟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类棉田的特点是棉铃吐絮晚,霜后花比例大,无效铃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特别是北方棉区,枯霜来得早,...

  • 使用乙烯利的时间是否合适,是乙烯利催熟棉花成败的关键,使用太早,会导致叶片过早衰老脱落,使一部分棉铃发育不足而过早开裂,造成铃重减轻,衣分和品质下降;使用过晚,由于气温偏低,药效得不到充分发挥,即使增加用药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催熟效果。根据各单位试验结果,棉花使用乙烯利的适宜时间,应根据以下几条原则...

  • 衰老是植物正常的生育过程,但衰老和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光、肥、水等有关,同时还受植物内源激素的调节及遗传基因的控制。农业上有时需要通过推迟衰老延缓成熟来达到增加大田作物的产量或保持瓜果蔬菜新鲜的目的;有时则要加快衰老来促使早熟。因此,调控作物的衰老有着重要的生产意义。棉花使用乙烯利是加快棉铃衰老的一个...

  •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铃,从棉铃发育来考虑,时间愈晚愈有利,但要发挥乙烯利的药效,与当时气温有密切关系,温度偏低,药效则无法发挥。这是因为乙烯利不同于别的干燥剂,它不是通过简单的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来破坏细胞膜使铃壳失水而开裂,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过程,这些活动都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并且要有一定...

  • 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是在棉花的生育后期,因此,在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铃重和衣分与乙烯利处理的关系比较密切。乙烯利对铃重衣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棉铃的发育程度,各地试验资料一致认为,乙烯利对铃期%在70以上的棉铃,能增加其铃重和衣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过14C示踪发现,乙烯利处理后,可减少通化物质在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