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

当前位置: 蔬菜种植网 > 粮食种植
  • 2月5日从北京市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总结交流会上获悉,经过两年多联合攻关研究,北京农业育种平台已经成功地在小范围内培育成亩产上千公斤玉米新品种,并在小麦DNA指纹库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果。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2005年由北京市科委...

  • 秋苗期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据观察,蝼蛄为害,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不用挖土调查,...

  • 小麦全蚀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茎基部,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

  • 缺氮黄苗。表现为麦苗均匀地褪绿变黄,叶尖干枯,下部老叶发黄并枯死,植株矮小叶片弱,分蘖少。对因缺氮引起的黄苗,要及时追施碳铵、尿素、人粪尿等速效氮肥。缺钾黄苗。麦苗先从老叶叶尖开始发黄,然后沿叶脉伸展,变黄部分与健部界线分明,呈镶嵌形,叶片...

  • 受秋冬季气温普遍偏高的影响,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比往年早,到目前为止,全国累计发病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0多万亩。针对这一形势,各地农业部门加强监测,指导防控,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国小...

  • 技术要点:一是抓好早期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并合理布局不同抗源的品种;推广三唑类药剂拌种技术,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对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蔓延扩散。二是把握防治关键。对早期...

  • 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在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在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育成的“中麦175”和“北京0045”分别通过北京市和河北省品种审定,一批苗头品系如CA0415、...

  •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为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进入小麦颖壳,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小麦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40%-50%甚至绝产失收。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呈加重发生趋势,对小麦生产构成严...

  •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该品种偏半冬性,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穗大粒大。株高77.5厘米,株型较松散,长相清秀,叶色黄绿,光合效率较强。穗层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粒白透亮,角质,黑胚率低,适于作商品粮。平均亩穗数30.4万,每穗3...

  •  吃起来口感好,看起来颜色白,测出来含“锌”高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75”和“北京0045”,在“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首次培育成功。专家称,这两个品种实现了高产潜力与...

首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末页